前言
本身生為一個 semi- 動漫迷,看但研究不深,也非軍事迷或政治專業,在這邊就由自己的一些角度觀點來談談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從 1948 年建國到現在持續戰火不停的來龍去脈。第二部分就套用一些進擊的巨人裡面立場不同的團體在這衝突之間定位,如果動畫還沒看不想被暴雷或是不熟悉進擊巨人故事劇情的可以跳過。
以色列/巴勒斯坦建國
要談到以色列的建國,就要回溯到一戰後,鄂圖曼帝國退出巴勒斯坦地區,也就是約旦河以西包含迦薩地區,由英國託管此處。並且早在一戰尚未結束前,英國已經發布了【貝爾福宣言】,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一個由猶太人國家 。(補充:當時處於民族自決思想崛起的年代,英法兩國積極讓所以民族都有辦法擁有屬於自己的家園,而猶太人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情勢在一戰結束後更是倒向了猶太人這邊,開始大量的猶太人從世界各地移入巴勒斯坦地區。此舉雖然引發泛阿拉伯主義人的不滿,畢竟原本巴勒斯坦地區主要居住著阿拉伯人,猶太人的移入明顯造成阿拉伯人的生存空間受到壓迫,於 1920 年即發生了巴勒斯坦暴動。
但是,這卻沒有影響猶太人持續移入的決心,反而由於德國當時納粹實施的猶太人種族清洗,總過屠殺了28萬的猶太人,導致更多更多的猶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地區,而二戰之後,猶太人於巴勒斯坦地區已經占據將近三分之一的人口,雖然此時巴勒斯坦地區還是由阿拉伯人為主,猶太人僅擁有6%的土地,阿拉伯人擁有94%。
1948年5月14日,彷彿猶太人與英國有了密約一樣,當天猶太人宣布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翌日,英國也宣布結束在巴勒斯坦的託管,以阿戰爭一觸即發。
而巴勒斯坦的建國要往後推約40年,於1988年11月15日的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第19次特別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首都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國,領土劃分與以色列嚴重重疊,但主要控制的地區為約旦河西岸以及迦薩走廊。實際控制領土區域可以見下圖所示:
以色列及巴勒斯坦在巴勒斯坦地區的分布狀況。圖片來源: Connecting Feed
以色列與境內阿拉伯人的矛盾
矛盾存在於阿拉伯人以及以猶太人為主的以色列不言自明,多此的以阿戰爭描述下來篇幅也會過長,於是就談談在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到底從1948年到現在經歷了那些事情吧。 1956年與1967 年的以阿戰爭及六日戰爭,對手是埃及和敘利亞,以色列獲勝,佔領了 巴勒斯坦全境包括約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1973年,情勢顛倒,以色列遭到埃及和敘利亞入侵,名為贖罪日戰爭,此戰爭發生在以色列境內,間接迫使100多萬名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逃出。戰爭結束後,以色列拒絕了這些戰爭時逃亡的阿拉伯人,使得他們變成難民, 以色列僅承認約旦河西岸未逃離的阿拉伯人有永久居留權,但不提供公民權益。此時,部分阿拉伯人已經離開家且再也回不去了,留在境內的阿拉伯人也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
以巴衝突由何而起?
巴勒斯坦國的成立與分裂
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且代表巴勒斯坦人民,且在1988年獨立成立巴勒斯坦,於1994年和以色列達成協議,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成立,約旦河以西和迦薩地區由巴勒斯坦政府控制,但仍然控制著約旦河邊界。而就在2007年,哈瑪斯打贏了迦薩戰爭,也就是巴勒斯坦內戰,從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政府手中接管了迦薩地區,就此巴勒斯坦政府分裂成了兩個。隔年,哈馬斯從迦薩地區先向以色列發動攻擊,但以色列在美國的高科技軍備的協助之下,且戰爭之前以色列已經對迦薩地區實施18個月的封鎖,此戰爭以色列以懸殊的軍力差異鎮壓,最終以以色列宣布停火告終。而於2017年,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組織與哈瑪斯和解結束長期分裂的態勢,哈瑪斯還是依舊據點於迦薩地區但政體由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組織控管,也明確表示主張鬥爭的對象並非「猶太人」,而是「猶太人復國主義」,又稱「錫安主義」。
以色列內部的種族隔離/清洗
種族隔離可以拿南非來做為類比,主要發生在以色列控制的巴勒斯坦地區。身分證、居住地點的分離、公民使用各自不同的道路、過境時通過不同的檢查哨、適用不同的婚姻法、居民使用土地和資源的機會等等。此外,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國的約旦河西岸的模糊地帶,以色列軍隊控制巴勒斯坦人在自有領土與領土之間的進出,零碎化巴勒斯坦居民之間的聯繫,以及大量的猶太文化輸出,歧視阿拉伯文等等行為來直接/間接的削弱巴勒斯坦人。
而2021的以巴衝突就是由此而生,帳面上是哈瑪斯先從迦薩地區主動出擊進攻。實際上,是幾個禮拜前以色列最高法院通過驅逐位於東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居民,隨後以發的群眾抗議,又以2021年5月7日的開齋月重要節日上,以色列政府鎮壓抗議民眾而成為以巴戰爭的導火線。最後結果戰爭結果也是同樣不言而喻,以色列憑藉強大軍事國防實力鎮壓位於迦薩地區的哈瑪斯。
進擊巨人觀點分析 (可略)
我自己認為,以色列內部有兩個聲音。
一、猶太人復國主義(錫安主義)
二、反猶太人復國主義的猶太人
而巴勒斯坦也可以分成兩個
一、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和平派)
二、哈瑪斯: (戰爭派)
根據這樣的分類,我就套用一下進擊巨人動畫第四季的幾個立場來闡述。
以色列
瑪雷政府:猶太人復國主義(錫安主義)
猶太人復國主義為以色列建國的根本,從以色列建國以來最知名的就是其強大的軍事實力以及全民皆兵的意識形態,會說其符合瑪雷政府的立場,有以下幾點。
種族隔離與種族清洗
身為艾爾迪亞人在瑪雷會被安排住進雷貝里歐收容區,當中就是類似於種族隔離,對於巴勒斯坦人進出居住區域實施嚴格的檢查,還有種種政策上的系統性歧視。另外,把可能的危險分子變成巨人丟到帕拉迪島的行為,這點也類似於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種族清洗。
意識型態的灌輸
全民皆兵的觀念深植以色列人的心中。也不能說是洗腦,畢竟以色列稱得上是中東國家民主自由開放的代表,民眾有自行選擇接不接受的權利。然而以色列的地理位置處與四面楚歌的局面,上有黎巴嫩、下有埃及、東有約旦和敘利亞,可說是被阿拉伯國家團團包圍住。所以以色列人從小接收到的訊息即是: 我們四周都是敵人,阿拉伯人是我們的敵人,我們民族的存亡需要靠奠定我們自身的軍事基礎為底,靠壓制四周國家為手段。當中就有點類似教育瑪雷人或在瑪雷生活長大的人,帕拉迪島上的人類都是惡魔。
以色列孩童在準備送去鄰國的砲彈上簽名。圖片來源: Twitter
若說全民皆兵的以色列中有包含巴勒斯坦人,那這些人的處境就和瑪雷軍隊中的【戰士】相同了。
圖片來源: 哈拉區- 巴哈姆特
吉克葉卡派:反猶太人復國主義的猶太人
此類的人,是站在以色列建國的另一端,了解以色列建國的歷史是以錫安主義以恐怖攻擊的方式,還有動用在其他已開發國家中的影響力,來促使猶太人於巴勒斯坦這片在20世紀由阿拉伯人為主的地區建國。他們了解猶太人對擁有一個國家的渴望,但同時也了解以暴力搶奪別人土地是罪孽深重。
雖說現實中這派人馬沒有想要把自己民族利用不生育的方式消滅 (進巨: 吉克的安樂死計畫),但處境卻是驚人的相近。猶太人長年在歐洲背負被歧視、被排擠的狀況,並且在納粹期間被殘忍的大屠殺。身為猶太人,沒有一個自己的歸屬直到以色列的成立。以色列的處境同時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在世界各地遭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在自己國內卻以相同方式對待其他民族。看在反猶太人復國主義的猶太人眼中,格外的諷刺也陷入兩難。
吉克葉卡派的眼中,了解到艾爾迪亞人在歷史上做盡了壞事,燒殺擄掠其他的民族和土地,而自己出生必須背負這些罪孽,同時要加害自己的同胞。在了解全盤歷史的瑪雷艾爾迪亞人-吉克,是極為矛盾而不知所措的,一出生就是受害者,而停止被害的方法是去加害其他人。
猶太人反對錫安主義。圖片來源: https://www.flickr.com/photos/borisvienna/243943248
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之所以像是帕拉迪島的處境,主要是他們在爭取權益上有兩個不同的方向,並且彼此是分岐且分裂的。
帕拉迪島政府: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歷史上,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靠著遊說,利用和平的方式來爭取巴勒斯坦人在巴勒斯坦地區的地位,並且也成功的在1988年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國家,且被聯合國承認。但是,在與以色列的對質中持續屬於弱勢,由於希望尋求和平的決心,導致以色列動用武力,解決潛在危險的巴勒斯坦人時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身處在以色列、巴勒斯坦模糊地帶的巴勒斯坦人持續受到不平等的對待。在進擊的巨人中,也可以看到帕拉迪島上爭取和平的方式就是靠不斷的維持現狀,製造談判的機會,期待有一天大家可以握手言和結束紛亂。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與哈瑪斯握手言和結束長期分裂局勢 (2017,開羅)。資料來源: TRT World
艾倫葉卡派: 哈瑪斯
在現實的巴勒斯坦地區,看著同胞們被持續剝奪權利也看著政府悶不吭聲,激進派哈瑪斯也隨之而起。這個派系主要是想靠武力來完結這場多年來的紛爭,深深相信談判絕對不會有結果,只能看著自己的家園被蠶食鯨吞,消逝殆盡最後滅亡。艾倫葉卡派是從帕萊迪島王政分出來的激進派,靠著軍事實力設法結束紛亂。雖說現實中的哈瑪斯與以色列的兵力是極為懸殊,是不像艾倫有發動地鳴直接滅世的方法,不過兩個意識形態是相近的。
圖片來源: 哈拉區- 巴哈姆特
戰爭底下的犧牲者
最後還有一個團體沒有被提到,就是戰爭底下的犧牲者-孩子們。尤其是巴勒斯坦的孩子,由於兵力懸殊,哈瑪斯的砲火對以色列的鐵穹防禦下幾乎起不到作用。反而是以色列瞄準難民營、醫院、學校的舉動,一心想把巴勒斯坦人往死裡打,甚至使用白磷彈這種二戰後禁止使用慘無人道的武器,下圖附上請斟酌觀看。當然如果現實中,巴勒斯坦的軍事實力大過以色列,那情況很可能就會完全顛倒。
總而言之,巴勒斯坦的孩子們,需要去承擔哈瑪斯發動進攻的後果,沒有選擇的餘地,就像是進擊巨人中所有因為巨人而死亡的無辜人類一樣,他們沒有辦法做出選擇,只能在被殘酷吃掉的當下,無助地放聲大哭。
受到白磷彈攻擊而皮膚灼傷的孩童 (2009)。圖片來源: Warrick Page Photography
參考資料
以色列 Wikipedia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B%A5%E8%89%B2%E5%88%97)
巴勒斯坦國 Wikipedia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7%B4%E5%8B%92%E6%96%AF%E5%9D%A6%E5%9C%8B)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Wikipedia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7%B4%E5%8B%92%E6%96%AF%E5%9D%A6%E5%9C%8B)
以色列的種族清洗以巴人的反抗, 島國觀點 (https://sites.google.com/site/twhistoryview/xiao-guo-vs-qiang-guo/e-tu-man-hou-de-zhong-dong/ba-lei-si-tan-wen-ti---zhong-dong-zhan-zheng)
2021年以巴衝突 (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21%E5%B9%B4%E4%BB%A5%E5%B7%B4%E5%86%B2%E7%AA%81)
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中的六個關鍵詞及圖解 (2021),CNN news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7184104)
哈瑪斯 Wikipedia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3%88%E9%A9%AC%E6%96%AF)
錫安主義 Wikipedia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C%AB%E5%AE%89%E4%B8%BB%E7%BE%A9)
留言列表